相关资讯

昆仑关最后一战:邱清泉热泪盈眶,下达十条总攻命令!_日军_进攻_阵地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1939年12月30日,昆仑关战场。

邱清泉像一只等待出笼的猛虎,在指挥所中来回踱步。经过数日的激战,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,而他却显得异常兴奋。尽管时间还未到清晨,他已迫不及待地做好了决策,决定从黎明开始发动进攻。时间还不够,他却坐不住,一直在指挥所中转悠着,像是压抑已久的力量随时要爆发。

在给各团下达命令时,邱清泉反复强调:“速度要快,行动不能拖沓,别怕牺牲。进攻的部队要保持紧密配合,新二十二师和敌人交战已不止一次,这一战,必须狠下去,一举消灭敌人。”他一遍遍提醒大家,不能有任何松懈。

5时15分,600高地上的炮兵观察所发出了信号。接着,各种口径的大炮迅速对准南方,猛烈地轰击向界首和同兴以南的日军阵地。不到20分钟,步兵向炮兵发出三颗红色信号弹,要求延伸射击。很快,炮火飞速扩展,炮弹精准地落入日军深层阵地,昆仑关的战局再度动荡。

展开剩余83%

5时40分,新二十二师的主攻部队开始了进攻。士兵们纷纷从战壕中跃起,端着刺刀的步枪,奋力朝昆仑关的山顶冲去。日军眼见中国军队如潮水般涌来,立即在周围的南北同兴和界首的阵地上展开顽强抵抗。日军的机关枪开始在空中喷射火舌,炮火和枪声交织在清晨的阴霾中。新二十二师的士兵们在激烈的火力下依然毫不退缩,继续朝着山顶猛冲,虽然不断有人倒下,但大家都无暇顾及,只是想着速度和力量,一刻不停地冲向前方。

上午9点左右,6架日机在空中疯狂俯冲扫射,紧接着投下炸弹,攻击最为集中的区域是界首北侧,那里的部队数量最多,进攻最为迅速。爆炸声响起,一片士兵被炸倒,阵地上的高射机枪和第五军的高射炮火力立刻展开反击。日机这次不同寻常地保持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,似乎意识到这场战斗事关全局。空中对战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,直到11点左右,日机才撤离,飞向南宁。

此时,第五军的重炮已经压制住了日军在界首附近和昆仑关的炮兵阵地,二十二师成功攻占了南北同兴、界首周围的多个村庄和高地。战车也在步兵的引导下逐一消灭了日军在岩缝和石洞中的侧防机关。16时30分,日军的增援部队开始对新二十二师已经占领的南同兴阵地展开反攻。日军端着刺刀进入阵地,与中国士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,但最终还是被击退。

中午13时,正当新二十二师全力进攻昆仑关主阵地时,苏联空军志愿队的轰炸机飞越昆仑关,开始执行任务。42架苏联E15、E16轰炸机携带重型炸弹,对南宁机场进行猛烈轰炸,成功摧毁了停在机场上的8架日机,炸弹还打击了跑道,完全断绝了日军对昆仑关的空中支援。与此同时,18架日机在空中迎战,经过约两个小时的空战,日机被击落3架,但苏联志愿队也损失了12架飞机。在这场空战中,飞行员马克辛不幸牺牲,副大队长叶尔朔夫头部受伤,沙耶金脚部受伤,郑少愚也在战斗中受伤。尽管如此,苏联空军的努力让日军空中优势受到重创,这对中国地面部队的进攻提供了极大的支持。

1939年12月30日夜晚,昆仑关的月光透过寒冷的空气洒在山间,整个战场弥漫着肃穆与悲凉。山坡上的地堡、掩体以及周围的树林在黑夜中显得格外阴森。昆仑关高耸入云,如一座天然的屏障,给人一种不可逾越的压迫感。寒风从北方吹来,虽然已接近沿海,风势已不再强劲,但依旧寒冷刺骨。中国士兵们身穿单薄的军衣,无法抵挡这寒冷,战士们的身体在寒风中不断颤抖。许多士兵躲进战壕里,彼此依偎取暖,同时也从身边的战友中汲取着勇气和力量。

邱清泉走出军部指挥所,站在凛冽的夜风中。他头戴钢盔,穿着一条新的军裤,心情却是复杂的。他曾将那条“开裆裤”交给侍卫保管,告诉他们如果他死去,那条裤子可以作为陪葬品。他深知,这场战斗的胜负关乎整个抗战的命运,昆仑关的攻占必须在他指挥下完成。他要在1940年的钟声敲响之际,献给蒋委员长这场胜利,让中国的抗战战场焕发新的希望。邱清泉暗下决心:“即使我是一只死老虎,也必须死在昆仑关。”

他带着卫队,步行向600东南高地的指挥所走去。在月光下,他穿过交通沟,回想着自己从小到大的历程,感慨万千。他不禁忆起年轻时,家境贫困,父亲逼他辍学,幸得叶成铭先生的帮助,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特别是叶老先生曾带着他一起背诵《吊古战场文》,那种感觉,至今难忘。邱清泉一时情感泛滥,低声吟诵道:“降矣哉,终身夷狄;战矣哉,骨暴沙砾……”

身边的一名士兵看到他如此感慨,笑着说:“您真了不起,既会骂人,又会背古诗。难怪我爹永远当不了师长,他只会骂人。”

邱清泉轻笑:“那你就好好做学问,等你当了师长,肯定明白。”

卫士笑道:“您说得轻巧,像您这样的将领,能有几个?”

邱清泉的眼神一凛:“几个?多了去了,蒋委员长、毛泽东、陈毅这些人学问都比我大。”

卫士又问:“师座,您怎么看共产党抗战的?”

邱清泉答道:“抗战,当然抗战,打日本人我们是一致的。”

卫士追问:“那为什么报纸上说,共产党在延安种南瓜?”

邱清泉想了想:“那是政治问题。算了,你不懂,以后你当师长就明白了。”

夜幕降临,邱清泉与卫队在师指挥所附近遇到了反战工作队。他们手持麦克风,准备向昆仑关的日军宣传。邱清泉走上前,问道:“哪位是前几天在罗塘南端高地被俘的?”

小西胜之进,左肩包扎着绷带,立正回答:“报告长官,是我,一等兵,反战工作队员小西胜之进。”

邱清泉看了看他的伤口:“伤得怎么样?”

小西顿时泪如泉涌,讲述了自己因中国士兵的输血而重生的经历。他的声音充满感激和敬意。邱清泉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你能参加反战工作很好,明天我军要发起总攻,劝那些日军投降,免得无谓牺牲。”

然后,他拿过麦克风,向反战工作队员们讲述了楚汉战争中的张良计策,告诫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敌军士气,争取更多日军投降。

此时,小西胜之进举起麦克风,吹奏起《樱花谣》,反战工作队员们

发布于:天津市